城镇新增就业10230人;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;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;人均失业保险金提高到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%以上;各乡镇基层平台省级标准达标率100%……
3月19日下午,扬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,今年扬中市人社局将以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在稳定就业、完善保障、优化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。
就业优先和鼓励创业并重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扬中市人社局局长周春林向记者介绍:“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‘稳就业、促创业、优服务’这一主线,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230人,扬中籍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95%以上,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人。” 在稳定就业的同时,该局还将开展“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年”活动,实施创新创业“四大计划”,组建“创响扬中”创业联盟,开展“智汇扬中”系列活动,以创业带动就业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全年扶持创业700人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。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,实施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750人,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50人,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5200人,创业培训800人。”扬中市就管中心主任李荣林说。
全面保障和待遇更优并重
社保是民生之基。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保障更好、待遇更优的新期盼?扬中市人社局将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机制、实施城乡统一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、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、实施工伤保险“同舟计划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。
在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方面,市社保中心主任戴伟柱向记者介绍,今年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。在医保中心获悉,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市级财政补助由人均550元将提高到650元。
扬中市人社局将继续完善社会保险扶贫措施,扩大救助人群、提高救助标准,全力帮扶低收入困难群体参保续保。同时进一步推动新增被征地农民刚性参保,今年年末我市城乡基本养老、城乡基本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将分别新增参保14.7万人、28.1万人、5.35万人、7.5万人、6.2万人。
服务便民和管理规范并重
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、“不见面审批(服务)”……这些“放管服”改革将在人社服务中体现。“e办事”平台建设将拓展线上线下人社服务渠道,实现“业务融合、管服一体”。
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主任戴金锋说:“我们将稳步运行全市人社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,加强信息系统整合集中,形成基础数据共享、相关业务协同办理的一体化总体架构。同时优化完善‘金保工程’二期建设,完成与镇江数据对接,实现用工和退工实时网上备案。”
为了加强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,进一步方便群众,扬中市人社局将在今年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“先行城市”,年底前各乡镇基层平台省级标准达标率100%,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服务规范和“互联网+城乡居保”经办规程,让群众少跑腿、不跑腿。扬中人才网
(扬中市人社局)
转自:镇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(发布时间:2018-03-21)